洪武釉里红的装饰纹样和同期青花基本相同,只是受到釉料性能限制,画法稍简,如牡丹花的花瓣外勾勒一圈细线留白,青花在留白处再染淡青色,釉里红则没有这道工序。
目前发现的元代釉里红,大体可以归出这些特征:胎骨一般比同期青花粗,前期龙纹白胎为多,元末有白胎。器物见明显的旋削痕和接胎痕。釉层早期的淡青白色或灰白色属影青釉,透明度高,有玻璃质感。元末见卵白釉浅红油状青白釉,不见同期大型青花瓷上的透明白釉。呈色不稳、浅红、红和深红的夹杂灰色,有不同程度的晕散。大多见于铜红料边缘。因烧制温度过高,大多有烧飞状况。
饰,碗的口沿有回形纹,内壁分别有缠枝花和水波纹,中间还有一个鸡心凸起,整个造型活脱脱就是“永乐官窑青花鸡心碗”。
而釉里红壶这边,设计也是非常巧妙,釉色稍微有些发黑和发灰,纹饰比较多。两件釉里红从设计上看,都是非常不错的艺术品,但是在鉴定的时候,也发现了问题。
这件釉里红壶从釉色上看,富有层次感,所以整件器物显得非常生活灵动,胎体虽然不干净,却也很老到,所以这件釉里红壶,是属于元代的真品。
在元代的时候,由于是游牧民族统治时期,他们对于红色并不是很感兴趣,所以元代釉里红不仅数量,而且都基本是发黑和发灰,技术还达不到要求。
但是到了明朝洪武年间,朱元璋非常喜欢这种大红瓷器,所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,直到宣德年间,釉里红迎来了自己的繁荣发展时机,中间都停断,到了康乾盛世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,所以明代和清代,釉里红的烧制技艺得到快速发展,鲜艳的釉里红已经出现,并且通过着色剂浓度以及烧制温度的控制,还能随心所欲。
这件釉里红碗属于纯红色,而且偏淡,仔细观察不难发现,釉色并不呈现立体感,而是一种统一的颜色,不存在变化,比较呆板,所以这件釉里红碗,属于现代工艺品。
在鉴别釉里红的过程中,釉色的鉴定非常重要。当然,收藏作为一种兴趣,可不能影响朋友间的感情。